第170章 二更君_再生欢
卡西小说网 > 再生欢 > 第170章 二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0章 二更君

  闻北蓟看薛放躺倒在那一大片的虞美人花丛中。

  他好像已经不能动了。

  闻北蓟走到薛放身旁,慢慢地蹲下。

  他打量着面前躺下之后,显得越发颀长的少年,轻轻地叹了口气。

  薛放似乎想要挣扎起来,手在地上一摁,摁倒一片鲜红的花儿,甜香弥漫。

  闻北蓟望着薛放的胳膊,忽然伸出手来,轻轻地碰了碰薛放的手臂。

  然后他举起自己的,跟薛放的比了比,颓然地叹了口气。

  跟薛放相比,他瘦弱的简直像是个孩子。

  闻北蓟喃喃,仿佛自言自语道:“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个样子,仪姐姐说叫我练八段锦,就算我能练两年,可能好些吗?”

  薛放的眼前,一朵虞美人支棱着,半遮住他的视线,几乎看不清闻北蓟的脸了。

  却听到闻北蓟笑了声:“我知道你喜欢仪姐姐,提到她,你身上的气味都变了……”

  薛放想问问他变成什么样儿了,但舌头好像已经不听使唤。

  只模模糊糊地听到闻北蓟道:“我本来没什么念想了,可是遇到了她……十九哥说,不要叫我自怨自艾的,他说仪姐姐比我更艰难百倍,她尚且能够济世救人,我却只能……我以为我会变好,我才……”他的声音好像越来越低。

  薛放时而听了几句,时而又听不见。

  直到眼角余光中,看到闻北蓟抬手,手中捏着一根闪烁着银光的针,正向着自己靠近过来。

  十七郎心头一紧。

  眼见闻北蓟越来越近,薛放突然暴起。

  一把掐住闻北蓟的手,来不及有下一步动作,人已经将他扑倒。

  闻北蓟丝毫都没反抗,事实上薛放这一扑几乎把他压晕了过去,手中的针也不知掉到哪里去了。

  “十七爷!”闻北蓟头晕,胸口发闷:“我没想害你……”

  “少废……话!”薛放的声音开始含糊。

  “我只是想、让你清醒……咳!”闻北蓟咳嗽起来,“而且我知道,有人、有人跟你一起来的……”

  薛放很意外。

  他明明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哪里还有第二人。

  就在这时,他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十七爷!”

  与此同时,是一片哗然响动从院墙外传来:“有贼!”

  宫内,太医院。

  杨仪并没有就按照林琅的吩咐回房休息,这一夜她歇在了太医院的藏书阁。

  林院首拨了两个伶俐的药侍贴身跟随,供她差遣,再加上小连跟小甘都在,身边人手是不缺的。

  杨仪找了几本典籍,灯下翻阅,小甘跟小连见状,都知道不便打扰,便距离她远着些,两人窃窃私语,无非是说些初进宫的新奇。

  不知不觉,外头更鼓敲响,已经是过了二更天了。

  小甘小连两个因格外新鲜好奇,并无睡意,本想催促杨仪早点安睡,又怕打扰她。

  那两个负责伺候的小药侍在门口望着里间,也自暗暗称奇。

  只是太医院规矩严格,他们两个便不敢交头接耳。

  更鼓深深,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入了梦乡。

  太医院之中,今夜除了当值的太医外,林院首,杨登,另外还有四名平时负责给太后看诊的太医,尽数都在。

  这自然是因为先前那一副补中益气汤里的人参用量,超出林琅估计太多,林院首严阵以待,生怕太后服药之后,情形有变。

  杨仪这边虽平静无波,但是从太后的启祥宫到太医院这里,却时不时地有传信的太监跟药侍来往报信。

  直到快子时,太后已经安睡,林琅留了两名太医在启祥宫,自己返回了太医院。

  杨登这时侯还没有睡,忙打听消息。林院首道:“无妨,杨太医自去安枕,太后服药之后……并无大碍,看着倒像是能够接受这药力的。”

  杨登悬了半宿的心,总算能够先去睡会儿。

  林琅本也要去歇着,一问侍从,原来藏书阁里的灯一直明着。

  林院首心念一动,索性走了出来。

  到了藏书阁,两个药侍正在门口打盹,几乎没留意他来了,其中一个察觉,正要行礼,却给林琅制止。

  林院首步入库中,见两个小丫头挤在临时一张竹榻上,像是睡着了,循着灯光往内,果然见杨仪坐在桌后,在一盏宫灯之下,正自翻书。

  灯照亮了她的脸,脸容之外的所有都仿佛浸润在暗影之中,脸上没什么粉黛,看着越发素淡如墨画。

  林琅走到她桌前,杨仪竟未察觉,林院首低头瞧她看的什么,却见她的手指点在一行之上,细看,却是:“脑户者,督脉足太阳之会也,风邪客搏其经,稽而不行,则脑髓内弱,故项背怯寒,脑户多冷也”。

  林院首一怔,说道:“你在看《政和圣济总录》?”

  杨仪这才发现,抬头见是他:“林院首。”

  林琅见她要起身,便抬手示意叫她不必动。杨仪到底起身:“您回来了,太后情形如何?”

  “太后服了药,还算稳固,并没有如我想象一般……”林院首说着,指了桌上那本《圣济总录》:“你为何选了这本?是在看什么?”

  杨仪看看书,说道:“之前跟院首所说的我那个病人,是棘手的脑疾,我毫无头绪,所以才想找一找这方面的书籍,不料似乎太医院里关于脑疾之类的记录,也是有限。”

  林琅道:“你说的不错,历来这方面的书籍极少,所有的不过是《内经》《难经》《本草》等寥寥几本略有涉及,不过你说的那个病人,我也略有耳闻,百会穴被刺针的是不是?”

  “是。”

  林琅道:“我知道你想找的是什么,不过眼下并没有那些详细的记录,只是关于……比如头上穴位的针灸,倒还可以一观,像是《针灸四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以及最早的玄晏先生的《针灸甲乙经》,或许可以参考,这些书倒是都有的。”

  杨仪点头:“只能如此,多谢院首。”

  林琅打量了她一会儿,本想说时候不早,叫她早些安歇,免得明日还有事……但正要开口,忽然想起一事来。

  他一笑:“我只顾往远处去想了,却忘了本朝先前也出过一位妙手高人的。对于头疾之类,他自有心得。”

  杨仪讶异,听林琅的意思,仿佛不是太医院里的,便问:“竟有这样高人?不知现在何处?”

  林琅道:“你年纪小,自然不知道,不是我们这一行当的老人,只怕也还不知道呢。毕竟那位奇人已经逝去多年了。”

  杨仪大失所望:“已经不在了?”

  林琅的脸色微微古怪,他看着杨仪道:“你可知这人是谁?”

  杨仪惊奇,她又怎么会知道。

  林院首微笑:“当年这位奇人,原本是道医出身,讲究医道同源,跟我们的医流有所不同。据说当年,他就曾经用子午神针救了一名垂危的婴孩儿。说起来,这子午神针的用法,竟跟你那日预言赵家小公子的分析不谋而合,都是以十二时辰对应五脏六腑的气血变动推算而来。”

  杨仪又是诧异,又觉着有点奇异的熟悉:“这位奇人到底是何人?”

  林院首凝视着杨仪,叹道:“你没见过他,但却跟他有莫大的渊源,他就是你的外祖父,济翁先生。”

  杨仪一时竟屏住了呼吸:外祖父这个词,对她来说十分陌生。

  正如林琅所说,她从没跟洛济翁照过面。

  如今也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洛济翁的事迹。

  林琅道:“所以,在先前我听人说你给赵家的小公子以十二时辰推演五脏六腑血气变化,就想到了济翁先生。不过,斯人已驾鹤仙去,倒也不必说了……”

  他停下,又指了指前方:“那里有几本有关于道医的书,譬如《石药尔雅》,《广成先生玉函经》等,虽未必有人看,但也是有存,你要想看,自取可也。”

  杨仪道谢。

  林院首见话说的差不多了,正欲离开,杨仪道:“院首,可知道子午神针究竟如何用法?”

  “这个我并无研究,只听说过程极为玄妙……”林琅答了这句,道:“当初你父亲曾经跟着济翁学医,你若想知道更多,不如去问杨太医,自然最快。”

  临去之时,林琅又格外吩咐杨仪快去歇息:“太后若今夜安寝,明日自然还须诊脉,这会儿再不歇下,明日精神短了,不是好玩的,且快去吧!”

  他见杨仪迟疑,便道:“放心,若是太后的病疾顺利无误,以后这藏经阁里的书,你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要看多少也有。”

  杨仪这才答应,恭送林琅离开,才去小榻上稍微歇息。

  藏书阁内除了书籍之气,便是阵阵的药气,杨仪换了地方,越发难以安眠,想着林琅的叮嘱,勉强合眼。

  只是心里一时如何消停,先是想着林琅所说的洛济翁,又想起太后之事,忽然又转到王蟾身上,不知不觉,又想到了薛放。

  之前太后叫她留宿,杨佑持自然不能留,杨仪趁机叫他转告了薛放两句话,不知十七郎能否领会。

  先前杨仪给太后诊脉之时,闻到太后身上檀香之气,望着那只手,倒是让她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那两件花魁衣裳上的香气来源。

  之前她在夏家给夏绮看诊,陈献带了闻北蓟来到,陈十九有心胡闹,把她逼在了角落,当时两人靠的极近,杨仪闻到他手上似乎有一股淡淡香气。

  虽隔了几天,但杨仪确信,确实是那种气息。

  但她想不通,陈献怎么会跟两个花魁……啊不对,陈献自命风流,也许是曾经去光顾过两位花魁的,但……

  杨仪没法想象陈十九郎穿花魁衣裳的模样。

  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个影子闪了出来,但又不太敢深想,索性只叫杨佑持转告薛放,要如何判定,自然交给薛十七郎。

  宫内不知何处,敲响更鼓,杨仪模糊睡去。

  梦境之中,突然传来婴儿的哇哇哭叫声。

  那孩子十分的幼小,应该比一只猫崽大不了多少,身上好似还带着初产的血渍。

  他的叫声十分凄厉,好像充满了痛苦跟不甘。

  杨仪于梦中觉着不安,就好像这婴儿会遭遇什么大不幸的事情,她很想去安抚,却又动不了,闭着的眼皮底下,眼珠微微动弹。

  突然间,一个仙风道骨的白须老者从天而降,手中持一根银针,他望着那婴儿,嘴里不知说了句什么,然后……

  银针带着一道锐利的银光,向着婴儿的顶门扎了下去。

  “不……”杨仪惊心动魄,脱口而出。

  身不由己地睁开眼睛,面前灯火闪烁,原来已经是寅时了。

  一个药侍匆匆进来,催促:“仪姑娘,林院首请你速速洗漱,立刻就要往太后宫中诊脉。”

  杨仪心头凛然。

  太后在寅时刚到,就醒了。

  自打害了病,太后便不能安枕,每天晚上总要起夜,能够安睡半个时辰,就已经不错。

  夜间在服药之后,却睡了近一个时辰,谁知醒来后,就觉着腹胀难耐,值夜的太医惊动,连忙传信。

  林琅得到消息后,才立刻把杨仪也叫上,杨登也在内,一同前往启祥宫。

  帘幕低垂,太后依旧在薄帐之后,听闻众太医到了,女官丹霞走了出来,皱眉望了眼杨仪,又看林琅。

  丹霞肃然道:“娘娘昨夜睡得还安妥,可方才醒来,竟觉着腹痛微胀,比先前更甚,方才值夜太医给诊了脉,说是昨夜喝了药的缘故,不知林院首,杨仪,你们两个可有说法。”

  众皆色变,都看向杨仪。

  杨登脸色如雪,悄悄往杨仪身边站近了一步。

  林琅道:“还求给娘娘先行诊脉。”

  丹霞一侧身,林琅往前几步,又回头看向杨仪。

  杨仪正欲跟上,不料杨登拉住她的袖子:“你站着。”

  他说着迈步向前,杨仪呆了会儿才反应过来:“父亲!”

  杨登竟是因为太后的情形不妙,所以才要替了她。

  眼见杨登走到帐子外,杨仪赶上,及时地将他拉住。

  四目相对,杨仪低低道:“父亲别担心。我心里有数。”

  不等杨登回答,杨仪一步上前。

  太后的脸色不佳,甚至都没有睁眼。

  林琅上前请脉,脸色凝重,看了杨仪一眼。

  丹霞看向杨仪,对她示意。

  杨仪上前也号脉过了,低头沉吟。

  太后淡淡道:“怎么了?为什么都不说话?”

  林琅张了张口,有些为难:“据臣看来,确实是服了药的缘故,娘娘本就有滞胀之症,服用补药,自然更加催气。”

  “那将怎样。”太后的声音都冷了几分,她被这症状折磨半年,早就失去耐心。

  林琅不能开口。

  昨日用药他虽然反对过把人参加量,但……他对杨仪已经不似昨日般心境,此刻说太后的症状是因服用补药,已经似背刺,实在不肯再说别的。

  杨仪却坦然道:“回娘娘,据臣女看来,娘娘因许久不用人参白术等物,一时用了,才有反应。但这正是‘以补开塞’的法子。如今太后只要去除疑虑,继续服用几剂,症状必定可以缓解。”

  太后扬了扬眉,她的这个回答显然是在意料之外。

  丹霞道:“林院首觉着如何?”

  两人的话,帐子外的太医们都听见了,反应不一。

  有人对于杨仪的话大摇其头,有的却暗暗点头。

  杨登垂眸,死死地看着脚下冰冷的地砖,面上没有其他表情。

  里间林琅望着杨仪,略微迟疑。

  杨仪迎着他的凝视,面色镇定。

  最终林琅颔首:“以补开塞,反治之法……确实适合娘娘目前的症状,此言确也有理。”

  丹霞看向太后,只望了一眼,便明白了太后的心思:“那好,既然两位都说了,这补中益气汤从今日起,便按照杨仪所说,加人参之量先用着。”

  见他们并无反对,丹霞又道:“不过太后仍是不思饮食,这又如何是好?”

  林院首道:“不思饮食,仍是体内有火,自然要选清热消火之物,微臣觉着用岑酥丸,外加黄连上清丸。”

  丹霞皱眉:“之前就是因为用了黄连上清丸,才闹得不妥,杨仪也已经说过,怎么如今又用?”

  林琅看向杨仪。

  杨仪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补中益气汤正为太后培养根基,有人参聚摄元气,而林院首用岑酥丸,可以去除太后的肺金之火,黄连上清丸可去除肝木之火,只要去除这两种内火,太后的饮食便可恢复,饮食恢复,则体力强健,更有助于药效发挥。而且如今正是盛夏,非是寒冬,用这两味凉药,伤害最小,而最适合。”

  林琅垂着头,眼中透出几分欣慰感怀之色。

  丹霞连连点头,看向太后。

  太后笑道:“这丫头性子直爽,又有胆量,说的话也真真是清楚,我还没有服药,就觉着清爽好些。”

  女官跟着笑了起来,对林琅道:“既然如此,林院首快快备药吧。”

  林琅看杨仪一眼,先行退下。

  杨仪回头瞧他,不知自己是不是也要跟上,只听太后说道:“听说你昨晚歇在太医院藏书阁?怎么他们也不给你准备个正经歇息的地方?”

  杨仪忙道:“林院首是给准备了,只不过臣女想要借机看一看太医院的藏书,所以才逾了规矩。”

  太后笑道:“怪道你的医术这样高明,竟时刻都想着进益,岂有不好的?”

  杨仪迟疑:“娘娘……”

  太后打量她,女官丹霞在旁道:“有什么话你便说就是了,当着林院首的面儿尚且不怕,如今他不在,还犹豫什么?”

  杨仪小声道:“回娘娘,娘娘的病症,是由气症而起,又因用药过度导致,如今正是恢复元气根本的时候,还请娘娘宽心放意,切勿动怒生气,否则,对于病情恐怕不利。”

  太后眉头微蹙。

  丹霞笑道:“这也是你从脉象上看出来的?那你可有没有好药,让太后能够笑口常开,百忧全消呢?”

  太后闻言,不由也笑:“你真当她是神仙么?”

  丹霞俯身,扶着太后肩头笑道:“这可说不准,岂不闻坊间那些人,都说她是观音娘娘的化身?真的弄出个消烦解忧延年益寿的好方子,也未可知。”

  太后笑道:“正叫人治病,你却想的更长远了。”

  丹霞道:“这病症遇到了她,自然就好了,奴婢想的正合适。”

  杨仪略一思忖:“有一个方子,叫‘降气汤’,可以理气解郁,不过也只是辅助而已。也要等娘娘的身体巩固之后才可应用。”

  丹霞本是故意逗太后高兴,听她果真有,一时也错愕,笑道:“娘娘您听,我说什么来着?”

  太后不禁喜欢,笑道:“倒果真有……真给你这猴儿嘴说中了。”

  她这么一笑,牵动腹胀,不由又“嘶”了声,丹霞这才忙不敢说了。

  等汤水送来,天色已经见白,太后喝了药,果真觉着身上燥热消减,早上吃了半碗粥。

  杨仪惦记着自己什么时候走,恨不得立刻飞出宫墙。

  只是还有一件事,她问林琅:“补中益气汤,是补心调气的,如今也肝肺之火,也有了调剂的方法,唯独肾水匮乏一节,院首可有了打算?”

  “我正要跟你说此事,”林琅道:“我本意用地黄,但是杨太医他们担心,太后本就有这症状,可地黄会引发腹痛乃至腹胀等,岂不是雪上加霜?”

  杨仪道:“地黄九蒸九晒,从寒性转做温性,只有滋补之效,如此之后再用药,不至于引发其他不良。”

  林琅笑,眼中透出赞许之色。

  杨仪见状,便知道林琅是故意在考自己。

  她哑然,回头看了眼杨登还跟几个太医站在一处,她便道:“既然林院首已经有了对策,我是否也能够出宫了?”

  林琅略微沉吟:“你且稍候,如何吩咐,且看太后的意思。”

  杨仪思忖:“另外还有一件事,大概院首也知道,只是容我再多提一次。”

  “嗯?”

  “这几种药,一旦开始用,便不能停,补中益气汤一日须进两次,早上辰时,晚上戍时,尤其是地黄一味,必须在寅时服用最佳。”

  林琅一怔,继而醒悟:“辰时胃经,戍时为心包经,寅时正是肺经运转,正是补益之时,妙极!”

  两人正商议,并没留意太后的女官丹霞站在身后,将两人的对话早就听了个清楚明白。

  丹霞听到这里,才笑道:“真的有那么妙么?”

  林琅忙转身,丹霞走到跟前,望着杨仪道:“太后本还想多留你几日,怎么你只急着要出宫呢?”

  杨仪道:“我、到底并非宫中之人……总在宫内也不合规矩。”

  丹霞打趣道:“还以为你又惦记着外头的什么病人呢。”

  杨仪确实惦记着人,又何止病人一个,只是昨儿有了教训,此刻自然不便说出来。

  “你说你并非宫中之人,”丹霞笑问:“那你想不想成为宫中人?”

  杨仪一惊:“姐姐……”

  丹霞听她叫自己“姐姐”,嫣然一笑:“我不过是打趣而已。留你住了一宿,叫你也颇操了心,如今余事交给林院首他们,太后口谕,你可以先行出宫了。”

  杨仪松了口气:“多谢姐姐。”

  丹霞却含笑望着她,隐隐有点不舍:“别忘了……把那降气汤的方子写出来。”

  天色已经大亮,杨仪随着杨登向宫外而行。

  远远地见午门口走进一队人来,头前是四个内侍领路,中间几个身着武官袍的,个个威风凛凛,器宇非凡。

  杨登只顾想事情,并未留意,杨仪无意中扫了眼,却仿佛看到个熟悉的人影。

  她凝眸细看,却猛地一惊,顿时目不转睛看着对方!

  此时,对面队伍中那人也看见了她,瞳孔微微震动。

  两方人马,一个出宫,一个进宫,方向相反,四只眼睛却仿佛接在了一起,一个是惊喜交加,另一个是惊喜之际,更透出几分欣慰笑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xi6.com。卡西小说网手机版:https://m.kaxi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